原来,昔日“央视一哥”张宏民,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组与昔日老同事们的合影并配文:“匆匆四十载,今日谁识君?”
而且,张宏民还分享了几张大家年轻时候的合影,更是掀起一波回忆杀,惹得众网友感慨万千。
作为当之无愧的“央视一哥”,张宏民0失误地出现在新闻联播荧屏32个春秋。
张宏民于1961年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,祖籍河北保定。他有着让人羡慕的原生家庭,母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,曾担任清华校长多年,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。
据张宏民回忆,自己的童年有着写不完的作业;因为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,父母还很前卫地为他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。
虽然现在各种辅导班现象在许多家庭中普遍存在,但是在五六十年前,张宏民的童年一定是与众不同的,在其他同学在玩踢毽子跳房子的时候,他乐此不疲地在各种知识中遨游。
张宏民小时候,家里有一台收音机,他特别喜欢听收音机中播音员用字正腔圆的语调,慢慢播报每天发生的事情,在那个通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,他在播音员的口中看到了精彩的世界。
与此同时,张宏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将来想成为播音员的种子,他好奇外面精彩的世界,也想做一名什么都知道的播音员。
填报志愿时,当过清华大学校长的母亲希望,他能够报考热门的工科类专业,以后的路会好走一些。
但是张宏民根本没有听从父母的建议,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,当时北京广播学院还未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,知名度更是比不上清华北大这种名校。
张宏民的父母虽然对此感到有些无奈,但张宏民坚持自己的梦想,父母也只能支持。
上了大学后,本身基础很扎实的他,并没有丝毫放松,反而更加继续勤奋刻苦地学习:
每天的练声课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教室、最后一个离开;为了使自己的发音更加饱满、生动,他请教过学院的每一位老师;
为了给自己以后的业务能力打好基础,他从大一开始,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实践和比赛,为自己日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张宏民的努力被学校里的众多老师看在眼里,再加上自身的声音浓厚、字正腔圆,他在这所即使汇聚了天南海北播音天才的院校中,也显得格外突出。
因为自身扎实的专业基础、天生饱满磁性的声线,再加上出色的外貌,这些优秀条件,使他实习期过后,便毫无悬念地留在了央视。
回顾他童年的家庭环境和大学期间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这都为他的梦想积蓄了能力。
进入央视后,他和很多刚进入电视台时只能打杂的新人不同,由于外形条件好,再加上自身加上能力出众。
在工作中,张宏民很快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,《新闻联播》的播报工作随之落到了他的头上。
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大平台的环境中,张宏民得到了很好的磨炼,成长迅速,并且很快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。
每次新闻直播时,他都会加入自己的独特思考,言语中透着平淡舒缓,不禁让人感到新颖,也颇具亲和力。
因为作为央视主持人,除了流畅、如实地报道和讲述新闻现象以外;更加重要的事情是,向观众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。
虽然大学主攻的是播音专业,但播音涉及的却包括很多:体育、经济、民生等等;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。
为了积累知识、提高眼界,张宏民有两个独特的方法:一个是广阅书籍、查资料,另一个则是广交朋友。
张宏民从来没有炒过股,但是通过朋友,认识了很多证券界的大佬们;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体育界,他又想办法结识了很多运动员,因为他的平易近人,中国队的一半球员,都成了他的朋友;
不仅如此,他的朋友除了知名人士,还有更多民间朋友,所有朋友在他眼里,都是平等的。
事实上,新闻联播播报的都是国家大事和重大决策,这样的播报绝对不允许出现丝毫的误差,主持人不仅要保证语速、还要保证发音清晰流畅,而且还要生动有感情,让观众能准确地接收到信息。
有时候还有加急稿,稿件来不及上提词器,如此一来就得靠主播们临时救场,几千字的稿件还没来得及看,就已经被切到了镜头中,这对主持人的功底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。
而张宏民主持新闻联播30多年以来做到了零失误,是对他职业最好的肯定;他沉稳大气,播报起来有条不紊;并且理论知识深厚,让人感觉十分有说服力。
有时甚至在播报的最后前一分钟,编辑才把“热乎乎”的稿子送过来,并且稿子上有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,画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圈圈。
稿件中会出现人名、地名还有多音字,容易混淆,如果念错或卡顿了,那就是大的失误。
为了不让自己出现任何一丁点的失误,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,张宏民几乎手不离稿,任何碎片时间都掏出稿子读上几遍。
工作中,张宏民总是文质彬彬、一丝不苟地坐在银幕前;下班后,他会每天复盘自己的表现,不允许自己出现丝毫差池。
在职的32年里,张宏民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,历练为一个沉着稳重的老年人。
光是《新闻联播》的片头就换了5次,搭档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;只有他一直稳坐在新闻播报台上。
随着张宏民的形象走进电视机、慢慢走进老百姓的心里去,“央视一哥”的称号被冠到了这个基础扎实、沉稳严谨、兢兢业业的年轻主持人身上。
成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,是所有主持毕生的梦想,因为新闻联播是这个专业的最高目标,是最高级别的存在。
而张宏民,不仅早早稳坐新闻联播主播的宝座,而且在2009获得了所有主持人眼里的至高奖项:全国播音员主持人“金线,又获得了台里最高的嘉奖:“央视年度十佳甲级主持人”;
用自己30多年来积累的丰富高效的主持经验,全力培养更多优秀的新生代主持人,为主持界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人才。
张宏民从21岁开始,进入央视主持《新闻联播》,因为是真的喜欢这份工作,对这份工作投入了200%的心思。
他在为主持工作付出千辛万苦的同时,他的家人同样也为此付出了很多:母亲知道嗓子张宏民的重要性,她每天早上都会为张宏民准备好润喉的菊花茶,让他出门前带上;
张宏民在家休息时,为了不影响儿子,父母会悄悄回到卧室,甚至走路的时候不穿拖鞋只穿袜子。
父母在尽自己所能为儿子的主持事业保驾护航,张宏民也用自己傲人的成就回报了父母。
二人虽然是第一次主持春晚,可凭借多年的主持经验,两人游刃有余地完成了春晚的主持工作。
坐在台下的父母看着舞台上光彩夺目的儿子,心中虽然为儿子捏一把汗,但也充满了骄傲与自豪。
最初,张宏民一心扑在工作上,根本无暇顾及感情问题;父母也表示支持和理解,毕竟儿子大了,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了。
但是在张宏民年过40岁依然没有女朋友时,父母便开始坐不住了,老两口为此非常着急。
好在有一次他去探望大学老师时,偶然间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小5岁的师妹,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,有共同语言的两人便走在了一起,父母为此高兴了好久。
然而没想到的是,张宏民经常会因为突然有急事而不能及时赴约;更是因为工作太忙的原因,两人聚少离多;日复一日后,两人分道扬镳。
罗京生前,经常和张宏民说道:“因为工作太忙了,我经常疏忽了对家庭的照顾,这辈子,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和孩子”。
临终前,罗京拉着张宏民的手说:“我没有以后了,希望你可以帮忙照顾一下家中老小。”
罗京的去世让张宏民对婚姻充满了担忧,他担心有一天会像好兄弟一样,自己走了之后给另一半留下一堆负担。
再加上自己也对感情和婚姻没了热情;他曾说过:工作占据了自己所有的心思,没有时间照顾另一半。
“我不想让我的另一半在结婚后感到不舒服;我不想放弃我的事业;在某些情况下,很难平衡两者,这就是我选择单身的原因”。
张宏民在退休后很少参加采访,也很少参加商业活动,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美好生活,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婚姻,但不影响他为父母尽孝。
因为父母爱干净,张宏民每天都会为二老洗脚,有时会帮他们剪指甲,打理头发。
2020年,一段张宏民在街边吃雪糕的短视频传播开来,一时之间张宏民没有结婚,无儿无女之事引发了热议。
面对外界沸沸扬扬的舆论,作为当事人的张宏民没有任何回应,他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过着自己的生活。
2021年他开始玩起了自媒体,拥有了几百万粉丝,经常分享自己的生活,读书写字,宣扬正能量。
张宏民还在一次直播中回忆了在岗位上的重要时刻,感慨万千:“哎呀,33年了,弹指一挥间,转眼到了人生的下半场。”
张宏民调侃说:“这我可不同意啊,咱也不能放过岁月呀,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,别管多大岁数,咱也得支棱起来。”
去年7月,张宏民发布了文化游记;9月张宏民离京赴新疆,来了一场自驾游,开启高质量的晚年退休生活……
“以前,电视节目是很多人了解世界的唯一窗口,现在,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丰富人生展现给世界来看,我喜欢这样多彩有趣的世界。
我还是那个少年,没有一丝丝改变。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吧,你好,我是张宏民!”
今年8月,张宏民还发布了在哈尔滨的旅游视频,视频中他面容饱满,穿着黑色长裤,搭配蓝色外套,看起来气色红润,可见他的退休生活还是很舒心的,并不是他人嘲讽的“落魄生活”。
在与各行各业的人交往过程中,他意识到了社会公益的重要性,他想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队伍中。
关注我们